电力调度数据网是电网调度自动化和管理现代化的基础,是确保电网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的关键手段。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基础设施,它在协调电力系统的发电、送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各个组成部分的联合运转,以及确保电网安全、经济、稳定和可靠运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对电力调度数据业务的深刻理解,光信电力致力于为客户提供符合电网接入要求的调度数据网和安全防护解决方案。
为建立通向省地调的调度数据网络通道,发电厂(变电站)调度自动化系统需配置两套调度数据网络设备,每套设备包括1台路由器和1台交换机。通过两个不同路由的2个2M通道接入省调接入网和地调接入网,以满足发电厂(变电站)与电网调度侧的网络通信需求。根据二次设备安全防护系统建设方案,发电厂(变电站)还需配置两套二次安全防护设备,以实现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二次安全防护。
在安全I区的设计中,通过在数据网地调接入网的安全I区链路上部署纵向加密认证装置,即在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安全I区链路之间设置纵向加密认证装置,实现地调接入网I区业务系统的纵向双向身份认证、数据加密和访问控制。对于安全II区的设计,同样在数据网地调接入网的安全II区链路上部署纵向加密认证装置,通过在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安全II区链路之间设置纵向加密认证装置,实现地调接入网II区业务系统的纵向访问控制。
调度数据网设备包括以下设备:
调度路由器
纵向加密认证装置
实时数据网交换机
非实时数据网交换机
防火墙
入侵检测装置
网络安全监控装置
相关阅读:
11月14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我国渤海首个千亿方大气田——渤中19-6气田Ⅰ期开发项目成功投产,标志着我国海上深层复杂潜山油气藏开发迈入新阶段,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渤中19-6气田位于渤海中部海域,区域平均水深约20米,目前已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超2000亿立方米、探明凝析油地质储量超2亿立方米,是我国东部第一个大型、整装的千亿方大气田。该项目主要生产设施包括新建1座中心处理平台、3座无人井口平台和1座天然气处理终端,计划投产开发井65口,高峰日产油气超5000吨油当量。
“作为国家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重点项目,渤中19-6气田的正式投产,对后续深层油田的安全高效开发具有良好的实践意义,将为渤海油田2025年实现上产4000万吨目标提供重要保障,进一步推动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负责人介绍。
凝析气是石油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溶解在天然气中形成的混合物,一旦开采,又会因为外部条件改变逆凝结为轻质油,对气田的开发生产带来极大的挑战。渤中19-6气田的凝析气埋藏在深度超5000米的潜山储层,储层裂缝像蜘蛛网一样密集交织,气藏分布广阔但类型复杂,油气开发面对的地层比铜金属还要硬,设计超过6000米的超深井多达17口,井下最高温度达到204℃。
据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工程技术作业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面对渤中19-6气田的复杂地层,我们创新践行地质工程一体化理念,坚持‘一井一策’管理模式,在渤海海域首次尝试精细控压技术,推进精细化钻井,Ⅰ期开发项目总进尺超350000米,相当于钻越近40座珠穆朗玛峰。目前,项目提速超20%,为千亿方大气田的优质开发保驾护航。”
渤中19-6气田Ⅰ期开发项目完全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安装及生产运营,可实现超高压循环注气、油气综合处理、绿色岸电、中控远程操控等先进功能,多项技术突破填补了国内海上油气田开发技术空白。其中,渤中19-6电力动力平台是我国规模最大的海上油田群岸电应用工程项目,可同时为十多个平台提供稳定绿色动力。此外,项目65口生产井全部采用远程智能控制,实现设备设施运行状态实时监控、生产动态数据采集和智能分析,确保无人平台全天候、全过程、全空间安全生产管控。
中国海油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是渤海湾依托渤中-垦利油田群岸电项目投产的首个千亿方凝析气田,将为京津冀及环渤海地区提供更稳定可靠的清洁能源供应,并有力促进中国海油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联系人:候经理
手机:18963614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