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硬件平台
power pc 处理器;
主频1.2GHz,cpu 4核;
内存8GB;
FLASH 1GB。
2、操作系统
代码可控的经过裁减内核的Linux操作系统。
3、内部硬件模块
采用双路交流电源独立供电,任一回路电源中断不造成装置故障或重启;
DC:110V或220V(-20%~+15%);
直流电源电压纹波系数小于5%;
支持采集信息的本地存储,保存至少半年的采集信息;
支持上传事件信息的本地存储,保存至少一年的上传事件信息;
本地日志审计记录条数≥10000条。
4、接口规范
采用RJ45接口;
具备不少于8个10M/100M/1000M自适应以太网电口(支持网口扩展);
两个交流220V/50HZ,电源插座;
两个电源开关;
四个USB2.0接口。
5、电气性能
电源
a) 采用双路直流电源独立供电,任一回路电源中断不造成装置故障或重启;
b) 直流电源电压:可支持110V或220V,允许偏差-20%~+15%;
c) 直流电源电压纹波系数小于5%;
d) 直流电源中断100ms,装置工作正常,性能指标不下降;
e) 电源模块失电信号有硬接点输出。
环境规范
a) 运行温度:-20℃~ +60℃(-25℃~+70℃贮藏运输);
b) 操作湿度:不大于85%。
大气压力:
a) 70kPa~106kPa。
6、几何及物理特性
尺寸:采用1U整层机箱;
重量:10kg。
7、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满足如下功能:
1)支持对变电站站控层或发电厂涉网生产控制大区内的服务器、工作站、网络设备(交换机)、安全防护设备等监测对象进行数据采集;
2)支持采集服务器、工作站的用户登录、操作信息、运行状态、移动存储设备接入、网络外联等事件信息;
3)支持采集网络设备的用户登录、操作信息、配置变更信、流量信息、网口状态信息等事件信息;
4)支持采集安全防护设备的用户登录、配置变更、运行状态、安全事件信息等事件信息;
5)支持触发性事件信息的采集和周期性上送的状态类信息的采集;
8、通信功能
与服务器、工作站设备通信
支持采用自定义TCP协议与服务器、工作站等设备进行通信,实现对服务器、工作站等设备的信息采集与命令控制。报文格式包括报文头、报文体和报文尾三部分。
与网络设备通信
1)支持通过SNMP协议主动从交换机获取所需信息;
2)支持通过SNMP TRAP协议被动接收交换机事件信息;
3)采用SNMP、SNMP TRAP V3版本与交换机进行通信;
4)支持通过日志协议采集交换机信息。
与安全防护设备通信
网络安全监测装置与安全防护设备通信应支持通过GB/T 31992协议采集安全防护设备信息。
事件上传通信
采用DL/T634.5104通信协议;网络安全管理平台作为服务端,
网络安全监测装置作为客户端;采用自定义的报文类型;TCP连接建立后,首***行基于调度数字证书的双向身份认证,认证通过后才能进行事件上传;只与网络安全管理平台建立一条TCP连接;
服务代理通信
采用基于TCP的自定义通信协议;
网络安全监测装置作为服务端,网络安全管理平台作为客户端;支持多个TCP连接,至少支持4个;对未配置的网络安全管理平台IP地址发来的TCP连接请求拒绝响应;
9、性能指标
1)Ⅱ型
网络安全监测装置采集信息吞吐量≥1000条/s;
2)Ⅱ型
网络安全监测装置支持监测对象数量≥100;
3)Ⅱ型
网络安全监测装置内存≥4GB,存储空间≥250GB;
4)对上传事件信息的处理时间≤500ms;
5)对远程调阅的处理时间≤500ms;
6)具备9个10M/100M/1000M自适应以太网电口(支持网口扩展),采用RJ45接口;
7)通过IRIG-B同步,对时精度≤1ms,通过SNTP同步,对时精度≤100ms;
8)在没有外部时钟源校正时,24小时守时误差不超过1s;
9)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30000h。
网络安全监测装置功能:
部署电力监控系统的安全Ⅰ区、Ⅱ区部署
网络安全监测装置,采集涉网业务的主机设备,包括监控服务器、保护故障录波、电量采集装置、网络设备及安全设备,实现对网络安全时间的本监视和管理。
设备参数:
1) 1U整层机箱,整机无旋转部件;
2) CPU 4核 1.8GHz,8GB 内存;
3) 256GB硬盘容量;
4) 8个自适应网口,1 个B 码对时接口;
5) 双路交直流电源独立供电;
6) 采集信息吞吐量≥600 条/s;
7) 支持监测对象数量≥200;
相关阅读:
3月21日,国家电网公司正式授予重庆北碚台区智能融合终端示范区为国网公司级“5市10县”能源互联网示范区,标志着西南首个国网公司级配网能源互联网示范区在重庆北碚正式建成投运,重庆低压配电网进入“可观、可测、可控”发展新阶段,用户将获得更可靠的供电保障和优质的供电服务。
近几年,重庆配电自动化建设快速发展,通过中压配电自动化建设,已初步实现秒级“自愈”,而作为供电末梢的低压配电网仍像一个“盲盒”。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设备部配电处负责人介绍道:“对低压配电网实施透明化改造,就像给‘盲盒’开窗。我们可以精准感知低压配电网各节点运行状态、获取海量用户信息,从而指导生产、营销人员开展精准抢修等,提升供电服务水平。”
为创建“5市10县”能源互联网示范区,国网北碚供电公司在国网重庆电力的统一部署和指导下,接入低压智能监测单元210个、接入站房环境监测100套,建成10个实用化示范台区。低压配电网透明化建设遵循配电物联网“云管边端”技术架构,实现与供电服务指挥系统的信息贯通,支撑主动运维、主动检修、主动抢修。国网重庆电科院搭建了配电物联网验证平台,在现场安装前对低压拓扑自动识别、智能电容器监测等22项功能开展详细测试,提前发现并解决19项问题,大幅压降了现场调试工期。
“以往,用户停电后,供电公司人员在收到客户停电抢修电话后启动现场抢修;现在,用户停电后,停电信息实时上送配电自动化主站,并通过供电服务指挥系统自动派发主动抢修工单至抢修人员处,用户还未发现停电时,供电就已经恢复,大大提升用户用电满意度。”国网北碚供电公司运检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据悉,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拓展工单驱动应用范围,还部署上线了高层防火预警、漏保预警、电动汽车有序充电告警等主动检修工单。供电公司人员根据派发的工单开展现场检修工作,为用户在高层火灾、极端天气漏电时提供安全用电保障,同时避免由于电动汽车接入导致的低电压等问题,提升用户电压质量。
下一步,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将认真贯彻落实全面支撑能源互联网建设和企业数字化工作部署,以提升抢修效率和供电可靠性为目标,持续为新能源接入、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带来的新业务形态提供坚强技术保障。(刘志宏张开迪张强戴健黄飞)